组培金线莲与野生金线莲的成分对比?
添加时间:2015-03-04    阅读次数:4888

一、组培线野生金线莲成分比较的材料与方法:

野生金线莲为多年生全草,南云南省屏边县科委提供。实验用金线莲组培苗高8~10cm进行无性快速繁殖培养。外植体为野生金线莲(台湾),培养基为Ms附加NAA(a—萘乙酸)、IBA(吲哚丁酸)、ZT(玉米素),经诱导形成的组培苗再进行无激素继代培养,每月继代一次。培养条件为温度(25±1)℃,光照强度:l 500LK,每天光照12H。所有实验材料的凭证标本均存放在上海市中药研究所。

二、野生金线莲与组培金线莲有效成分比较的研究结果:

金线莲组培苗与野生药材多糖比较通过对野生金线莲(台湾、云南、广西)与金线莲组培苗有效成分多糖进行比较,发现组培苗植株多糖量与野生植株(台湾)多糖量接近,分别为18. 68%.19.18%,野生况:(广西)较低,仅6.70%。

金线莲组培苗与野生药材氛基酸比较野生金线莲(台湾、广西)与金线莲组培苗的氨基酸测试比较显示,从组成成分来看,金线莲组培苗与其他不同来源金线莲野生药材中18种氨基酸及它们的量相近,其中以门冬氨基酸量最高,金线莲组培苗,台湾金线莲,广西金线莲的总氨基酸质量分数分别为9.17%,6.25%,6.30%.

金线莲组培苗与野生药材黄酮比较通过对金线莲组培苗与野生金线莲(台湾、云南、广西)有效成分总黄酮进行比较,发现组培苗植株总黄酮量与野生植株总黄酮量接近.金线莲组培苗与原药材R APD分析采用CTAB法,提取了组培金线莲与野生金线莲的总基因组,从35个10 tiler随机引物中,筛选出8个有效引物,共检出85个不同的多态性条带,获得了清晰稳定重现性好的基因组DNA多态性指纹图谱,每个引物产生的标记数在5一19之间,具有良好的种内特异性。

DNA多态性分析对35个随机引物进行筛选,选择出8个扩增效果、重复性均较好的引物进行拍照.从扩增的结果来看,不同的产地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多态性,初步证明运用RAPD方法可以区分不同产地的金线莲。以引物5420 (5'-:CCACACATC-3')的扩增结果为例,其扩增结果如图1所示。图1上显示金线莲组培苗的扩增多态性条带与野生金线莲(台湾)基本一致,由此可判断组培金线莲来源于野生金线莲(台湾),应为同一物种。

研究结果还表明,通过组织培养技术培养的金线莲,也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不像人们认为的野生金线莲的有效成分远远优于人工培养金线莲的观点,甚至人工培养的金线莲在某些有效成分方面还具有一定的优越性。在目前金线莲药源紧缺的情况下,采用组织培养技术进行人工培养金线莲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最新成果展示

亚龙客户见证

济南亚龙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www.yalongsw.com 备案号:鲁ICP备13028272号-1
全国咨询热线:15688856699 13356696123 邮箱:YL@yalongsw.com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槐荫区美里北路777号


鲁公网安备 3701040200043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