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克隆技术在现代化农业中显优势
添加时间:2015-04-23    阅读次数:3537

本文首次刊登在《山东农机化》2012.02(总第307期)

植物克隆技术亦称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是指通过无菌操作,将植物的离体器官、组织、细胞以及原生质体, 给予适宜的培养条件,使其长成完整小植株的过程。

该项技术的理论基础是“细胞的全能性”,即一个活的植物细胞,具有完整的膜系统和细胞核,因此就会有一套发育成一个完整植物的遗传基础。在适宜的条件下,植物细胞可以通过分裂、分化再生成一个完整的植株。

植物组织培养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主要有植物快繁、植物脱毒、细胞工程、植物种源微体储存技术。就植物育苗而言有以下三个方面最能体现其优势。

1.繁殖速度快。植物组织培养已被广泛应用在马铃薯、蝴蝶兰、白芨、香蕉、木瓜、大花蕙兰等苗木、花卉、中草药种苗生产中。组培苗是在无菌条件下生长,营养充足,温度适宜,光照充分,又不受季节、气候的限制,也无病虫的危害,且呈倍数增产,故增殖极快。(见图一:白芨组培苗)

(上图为白芨组培苗)

2.种苗品质好。农业生产中通过传统的扦插、嫁接、播种,常年的土壤栽培易感染病毒,导致植株发病,直接影响产量。选取表现性能最优的母本通过植物组织培养培育出植物原原种苗。该类种苗首先具有母本优良基因,同时通过植物组培技术达到茎尖脱毒的效果,使种苗更少病虫害,无遗传病毒,可使作物增产50%-200%。(见图二:斯里兰卡育种专家与我国亚龙生物公司组培技术人员现场交流)


(上图为亚龙生物组培技术专家(中)与国外朋友交流组培苗驯化技术)


3.有利于植物种质资源保存。植物组织培养结合超低温保存技术,可以给植物种子保存带来一次大的飞跃。因为保存一个细胞就相当与保存一粒种子,但所占的空间仅为原来的几万分之一,而且在-193℃的液氮中可以长时间保存,不像种子那样需要年年更新或经常更新。环境的不断变化使许多种类的植物面临着灭绝的危险,实践证明,通过组织培养的方法可以使部分濒危的植物种类得到延续和保存。

早在七、八十年代,美国、东南亚各国就相继建起以植物组培为标志的“兰花工厂”,1991年全球组培植物产量达5.13亿株。目前在我国,此项技术尚处于起步阶段,但已显现出强势的发展前景,如应用组培技术育苗种植的马铃薯、蝴蝶兰、石斛、金线莲等,都表现出产量大增、抗旱涝、抗病虫害等优势。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将成燎原之势,在现代化农业中发挥其巨大的效应。

(作者;李亚  金红梅)

感谢大家对本篇《植物克隆技术在现代化农业中显优势》的关注,欢迎阅读亚龙组培更多资讯内容。

最新成果展示

亚龙客户见证

济南亚龙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www.yalongsw.com 备案号:鲁ICP备13028272号-1
全国咨询热线:15688856699 13356696123 邮箱:YL@yalongsw.com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槐荫区美里北路777号


鲁公网安备 37010402000438号